你吃什麼,
,透露你是什麼樣的人。 圖/高琹雯提供 分享 facebook 小心,
,一杯咖啡就能洩漏你是誰。手持星巴克咖啡很潮嗎?沒喝過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才叫落伍;鬍鬚張滷肉飯很好吃?你沒領教過台南的福泰飯桌;西堤牛排?別跟我提西堤牛排,
,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你的品味。你吃什麼,
,透露你是什麼樣的人。「人如其食」,
,這句諺語不僅表示人們吃下肚的食物將影響其身體狀態,
,也含有社會學的意義:一個人對食物的偏好,
,展現了他的品味,
,也因此標示了他在社會上的位置。社會學家對於品味的研究,
,最為知名者莫過於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其1984年的著作《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以法國民眾為研究對象,探討品味與社會階級的關係,以及審美偏好如何強化、再製階級不平等。他認為,所謂「好品味」不是隨機的概念,而是宰制階級正當化其品味的手段;非出生於高社經地位群體者,就無法發展出這樣的好品味,因為他們欠缺鑑賞好品味事物所需求的文化資本。沿用布迪厄的脈絡,Peter Naccarato及Kathleen Lebesco則創設「美食資本」(culinary capital)一詞,藉以理解為何某些飲食或飲食相關實踐會授與地位及權力給懂得享受那些飲食的人,譬如吃有機、在地的人會得到美食資本;非常懂紅酒的人會得到另一種美食資本。美食資本指涉某種符合社會規範的飲食,可能是菁英式的告誡(例如麥可‧波倫呼籲大家多吃蔬菜);也可能是比較雜食性的、開放的態度,愈能接受多樣化飲食的人,就愈能獲得美食資本。關於飲食品味的雜食性(omnivorousness),Josee Johnston與Shyon Baumann在《Foodies》一書中有更詳細的說明。依據文化社會學,雜食性代表遠離勢利(snobbery)而趨近折衷,高級的文化類型如歌劇不再那麼有效地彰顯社會地位,若欲達到高社會地位,必須小心選擇橫跨文化階層的各種文化類型,套用到飲食品味的分析,在雜食性時代,好品味者不能只懂高級餐飲,也要熟悉街頭小吃。雜食性的論述,也符合Johnston與Baumann對於美食愛好者的基本設定-民主(democrac)與區隔(distinction)的對峙關係。一方面,高社會地位不再只能用傳統高級消費來達成,代表更具有包容性、多元性的文化思潮;另一方面,社會認可的雜食性消費仍然需求一定的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階級仍然存在,只是用更隱晦的方式呈現;好品味也有一定的指標,只是這些指標得以用更民主的方式形成。那麼,什麼樣的食物會被美食愛好者認可,而能展現好品味?星巴克咖啡恐怕已經不在其中了。,
香港建制派團體「香港政研會」發起支持警察的反暴力音樂會,
,昨天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草地舉行。(中通社) 分享 facebook 一個名為香港政研會的團體,
,昨天發起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草坪集會,
,定名為「希望明天」,
,支持香港警察。主辦者說,
,有九萬人參加集會。香港政研會是在占領中環運動後,
,於二○一六年成立的建制派組織,
,成立時標明主要任務是反港獨,
,曾以在遊行中演「批鬥法官」活報劇(行動劇)而聞名。 政研會主席鄧德成說,
,盼以這次集會傳達出訊息,透過音樂會也得以和平表達訴求,形容不用磚頭也可以。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以「神祕嘉賓」形式現身台上發言,他聲稱有人妖魔化「逃犯條例」,毋須「搞革命」。指社會近兩、三個月的紛爭,都是針對逃犯條例,現在應該停止紛爭。他又批評反修例遊行每次都是暴力收場,他與不少市民都要追求和平理性,為香港打造和平美好的明天努力。在元朗白衣人事件中,被指與白衣人關係密切的何君堯說,香港警察有無限包容的心、有文化教養和素質,社會治安是全賴警察,現在有人刻意誣陷警察是黑警。又批評身穿黑衣的示威者不斷傷害香港,兩個月的吵鬧已經足夠。現場有集會人士高喊「何君堯加油」、「香港加油」的口號。集會在下午三時開始,參與集會的市民站滿維園中央草坪,至下午五時許結束。有旅遊巴接載出席者離開。鄧德成說,體現和平集會也可以很澎湃,如果暑假後亂局繼續,會再以平和方式召集市民。,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吸引近百萬參觀人潮,
,另高鐵雲林站明年將啟用,
,雲林縣政府決定動支台塑捐款6.25億元,
,在農博公園及高鐵站附近規畫興建雲林國際會議中心,
,預計105年完工,
,配合大型會展活動創造商機,
,帶動雲林整體發展。
年底將發包的雲林國際會議中心,
,規畫主題會館105間客房、容納300人會議室及2000人會展中心,
,配合每年偶戲節數十萬遊客到訪,雲林農業機械資材展吸引國內外大批廠商參展及買家參觀選購,國際會際中心將扮演整合農業、工業及服務業,提供產品交流交易平台角色。
縣長蘇治芬表示,依據國際展覽協會估計,會展產業可望產生7至10倍經濟效益,而台灣會展場地極度欠缺,雲林得天獨厚,正位口稠密的西部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啟用後,將可帶動雲林整體產業發展,吸引年輕人返鄉,建構三代同堂的農村新樂園。,
彰化縣第一座國民運動中心興建工程昨天動土,
,未來採公辦民營,
,民眾可用平價享受優質的溫水游泳池等6大核心運動設施,
,另一座國民運動中心在員林鎮,
,預定今年規畫並在年底動工。
縣內首座國民運動中心位於彰化縣泰和國小第二校區預定地,
,動土典禮由彰化縣平和國小舞蹈班獻舞、祥獅獻瑞揭開序幕,
,各級民意代表雲集,
,教育部體育署專員許瑞蓁出席觀禮,
,盛讚縣政府行政效率高。
縣長卓伯源說,
,這座運動中心規畫6大核心運動設施,包括溫水游泳池、體適能中心、韻律教室、羽球場、桌球館和綜合球館,將採公辦民營,讓民眾享有優質平價的運動場所和器材。
彰化縣第一座國民運動中心命名為彰北國民運動中心,土地面積1400 坪,館舍占地約600坪,總工程款3億1000萬元,縣政府提列配合款1億1000萬元,餘款由教育部體育署補助,建築體地下一層、地上四層,預計104年4月竣工。
教育處長張基郁表示,彰南國民運動中心在員林高中後面,土地面積和彰北國民運動中心差不多,基礎設施和未來營運模式也相同,教育部已核定補助經費,縣政府將提列配合款,希望能在今年完成規畫和動工事宜。,
全球電競比賽的市場規模已達到上億美元,
,隨著愈來愈多主流品牌開始贊助電競比賽隊伍,
,這個市場未來商機無窮。日經新聞報導,
,據PwC統計,
,2016年全球電競市場規模為3.27億美元,
,雖遠不及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或美國職籃(NBA)的數十億美元市場,
,但隨著2022年中國杭州主辦的亞洲運動會將電競列入獎牌項目,
,人們對這個比賽的興趣將有增無減。 PwC估計,
,2021年的電競產業規模將成長至8.74億美元。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另一家研究公司Newzoo則預估,
,全球電競市場2020年將擴大到15億美元。高盛集團也估計,到了2022年全球每月電競觀眾將達到3.85億人,超越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PwC預估,在全球三大電競國(中國、美國與南韓)當中,以中國未來三年的成長速度最快,複合成長率為26.3%,其次是美國的22.6%和韓國的13.9%。中國IT巨擘騰訊去年和安徽蕪湖市達成協議,要將該市打造成電競中心,興建國際賽事專用體育場和培育選手的電競大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也透過子公司阿里體育舉辦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WESG)。亞馬遜在2014年以9.7億美元收購熱門遊戲直播平台Twitch,迪士尼子公司的MLB影音串流公司BAMTech則在2016年與網路遊戲英雄聯盟(LoL)的發行商Riot Games以3億美元簽了六年的獨家比賽直播權。高盛分析師默文表示:「我們預估贊助費用將是電競比賽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因為近80%的電競觀眾年紀介於企業最想爭取的10至35歲之間。」默文說,電競聯盟的結構改變也是一大助力,過去表現不佳的隊伍會被聯盟剔除,為贊助商將帶來風險,但現在聯盟開始推出永久隊伍,「因此,日產、Geico及Axe等公司現在是北美英雄聯盟聯賽所有比賽的贊助商,可口可樂也贊助了去年決賽」。,
花蓮90歲阿嬤曾玉珠為阿美族人,
,因年輕時未注意政府公告,
,錯過登記為原住民身分機會,
,日前終於依原住民身分法登記成功。記者蔡翼謙/攝影 分享 facebook 花蓮90歲阿嬤曾玉珠為阿美族人,
,因錯過民國45至48年間公告的「平地山胞」申請登記,
,導致60多年來都無法回歸祖籍,
,日前透過縣議員魏嘉彥奔走,
,終於依原住民身分法登記成功,
,拿到新戶口名簿當下,她感動落淚。曾玉珠的父母、兄弟姊妹與後代子孫全都具備原住民身分,根據兒子林作得轉述,媽媽從豐濱鄉嫁到花蓮市,並未注意政府公告,喪失登記機會,當時全家人都已經登記,唯獨媽媽沒有,去年曾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申請,但依照戶籍法規定,若在期限內未登記視同放棄。 魏嘉彥日前透過友人得知此事,認為「全家都是原住民,怎麼只有阿嬤不是」,真的很奇怪,他主動與里長杜曉炬研究法條,依民國97年通過的原住民身分法規定,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是原住民,子女就可以登記,日前帶她去登記成功,完成心願。曾玉珠領到新的戶口名簿,感動落淚,因年紀甚高,已無法聽清旁人言語,只能不斷道謝。曾玉珠從年輕就開始務農,50多歲後在黃昏市場轉做娃娃車生意,育有6子的她,目前在家含飴弄孫,每天都到黃昏市場散步,看到孩童就是她的快樂來源之一。,
街頭散步遇橫禍 男護妻女遭失控車撞死 | 意外現場 | 社會 | 聯合新聞網 買東西有設計NBA追星元氣網鳴人堂國際基金房地產讀書吧讀小說汽車時尚▼鳴人堂國際基金房地產讀書吧讀小說汽車時尚話題願景財經外貿網新鮮事部落格行旅捷客知識庫電子報售票網影音 RSS App 粉絲團 我的新聞 udn family 願景財經基金外貿網健康汽車時尚NBA台灣追星部落格行旅捷客讀書吧讀小說房地產知識庫電子報售票網買東西有設計影音 熱門:賈靜雯台化爭議統一或獨立? 首頁 即時 要聞 娛樂 運動 全球 社會 產經 股市 健康 生活 文教 評論 地方 兩岸 數位 旅遊 閱讀 雜誌 購物
首頁 即時 熱門 要聞 娛樂 運動 全球 社會 產經 股市 健康 生活 文教 評論 地方 兩岸 數位 旅遊 閱讀 雜誌 時尚 汽車 購物
重案追緝 意外現場 法律前線 冷暖人間 社會萬象 洋蔥暖故事 網搜熱話題 udn / 社會 / 意外現場相關新聞車撞鄰宅又縱火 老翁喝農藥自盡莽男引爆瓦斯 女友燒成焦屍基隆民宅深夜陽台冒火 屋主嚇傻躺椅休息和女友吵架 基隆男子跳樓重傷花蓮北濱公園消波塊發現男子屍體 貨櫃與車頭脫離 壓死機車騎士街頭散步遇橫禍 男護妻女遭失控車撞死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6-10-01 01:08 聯合報 記者王宣晴╱即時報導 警方在現場拉起封鎖線,
,釐清肇事原因。記者王宣晴/攝影 分享 facebook 新北市一名49歲的陳姓男子,
,昨晚8時許陪妻子及兩歲大的孩子在林口區街頭散步,
,不料行經文化二、中山路口時,
,兩輛轎車疑因搶快在路口發生擦撞,
,其中一台由初姓男子(23歲)駕駛的銀色轎車失控衝向對面超商,
,直接將陳撞飛在人行道上的花圃,
,當場失去生命跡象,
,急救後仍不治身亡,警方目前將兩車駕駛帶回偵訊,釐清肇事原因。警消表示,陳男當時與妻子推著娃娃車在街頭散步,陳為了保護妻小,遭失控車輛迎面撞上,口鼻冒血倒臥花圃,送醫不治;失控車上兩名乘客也受到輕傷,送醫後暫無大礙。警方調查,撞上陳男的初姓駕駛為職業軍人,當時行駛在中山路,往泰山方向直行。行經文化二路時疑閃避不及對向準備左轉的黃姓女駕駛(42歲),擦撞對方車頭,當場失控衝進人行道,撞上陳男。兩輛轎車當時都是綠燈號誌,酒測值也為零,肇事原因仍待調查釐清,訊後將依過失致死罪嫌送辦。初男疑閃避不及路口左轉車輛,擦撞後失控撞上人行道,撞死陳男。記者王宣晴/攝影 分享 facebook 警方在現場拉起封鎖線,釐清肇事原因。記者王宣晴/攝影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