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人力工作,
,由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裝置取代,
,這對人類社會究竟是好是壞,
,專家看法分歧。
美國丕優研究中心對約1900名專家意見調查,
,專家認為到2025年自動汽車、無人送貨飛機、機器工人,
,甚至電腦編寫新聞將普及。
48%專家認為,
,這會摧毀工作和助長貧富不均,
,導致中產階級縮減,失業人口增加,但其他專家認為,機器人將加速取代能更經濟有效處理的工作,使勞力轉型,讓人得以擺脫單調乏味的工作,並創造更多新工作。
「關係經濟探討」智庫創辦人麥可斯基說,自動化是「佛地魔」,正贏得與人類的工作競爭,將導致人類大批失業。
GigaOM研究公司波伊德說,將有愈來愈多的人沒工作,靠施捨過日,或靠物資價格大降勉強維生,他說,在不需要人類勞力,只需要少數人引導的「機器人經濟」世界,人類還有啥用?,
股市賣壓再現,
,但美國、德國和英國公債殖利率卻不降反升,
,顯示各國央行為支撐本國貨幣紛紛出脫外匯儲備,
,中國最為明顯。中國掀起全球股市重挫,
,並引發新一波避險潮,
,原本視為避風港的美國、德國和英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卻不降反升,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11日揚升6個基點至2.18%。摩根資產管理投資長米歇爾說:「(殖利率走揚)出乎市場意料。這波避險潮讓市場預期公債殖利率將大幅下滑…。這表示有央行在拋售公債。」交易員和分析師將公債殖利率意外攀升,
,歸因於中國為主外國央行出售所持有的公債,與基金尋求避險反向操作,結果推升殖利率,壓低公債價格。有些分析師認為,中東國家也可能為保護釘住匯率而出脫準備資產,但當前市場目光都緊盯中國。北京當局為阻貶人民幣,光過去兩個月就出脫近2,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美銀美林分析師估計,目前遭大舉拋售的是短期美國公債,但中國可能很快就會開始出脫長期公債。,
華爾街日報引述大陸官員說法報導,
,大陸多年來容許人民幣不斷升值,
,如今更願意讓人民幣溫和貶值,
,同時加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有意挑戰美國主導國際事務的地位。
隨美元走強、大陸經濟成長趨緩,
,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已貶值超過百分之二,
,可能出現五年來首個貶值的年度。報導說,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部分內部人士指出,
,人民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貶值壓力。
但大陸官員與人行顧問表示,
,人行不大可能會讓人民幣兌美元貶幅超過百分之三,畢竟在大陸需要資金刺激經濟成長的當下,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導致資金外流。
報導稱,大陸官方相信,持續貶值會降低人民幣對企業和投資者的吸引力。
官員表示,北京希望國際貨幣基金(IMF)明年下半年宣布,把人民幣納入國際儲備貨幣。此舉將使人民幣和美元、歐元與日圓平起平坐,但其中關鍵是人民幣是否在國際貿易與金融領域獲廣泛使用。
報導引述一位接近人行的大陸官員指出,明年人民幣會出現好幾波貶勢,尤其是在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情況下。但官員說,人民幣匯率應該會保持相對穩定,而且當局可能會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大陸當局一直試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藉此挑戰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角色。
人行自二○一二年以來,已兩度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即使在國際貿易領域重要性日增,人民幣仍未實現可自由兌換的目標。人行每個交易日訂出人民幣中間價,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在限定區間內浮動。
摩根大通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匯率政策將是大陸明年最錯綜複雜的總體政策之一。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則說,明年人民幣預計將「溫和貶值」。她預測,明年底人民幣可能貶至六點三五元兌一美元。
目前人行允許人民幣在每日中間價上下百分之二的幅度內波動。許多人行內部人士和外部人士都預計,明年這一區間將進一步放寬。人民幣區間上一次擴大是在三月,當時是從百分之一擴大至百分之二。,
美聯社24日報寶報導,
,37歲的德國男子麥斯納7月間到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旅遊,
,卻違反禁令擅自利用無人機搭載GoPro相機空拍攝影。不料無人機故障落水,
,黃石公園派出潛水員搜尋10天才撈到無人機殘骸和記憶卡。麥斯納17日透過視訊電話認罪,
,遭判一年不得入園,
,併科1600美元(約台幣48000元)罰款。,
,,
,
中韓FTA在今年APEC期間宣布完成實質談判,
,此後,
,財經部會首長就馬不停蹄的接受媒體專訪。
首長有如「通告藝人」不為別的,
,就是盼藉由外部壓力逼迫內部雜音整合,
,並且爭取經濟選民支持,
,拉抬執政黨已深陷泥沼的低迷選情。
過去台韓產業競爭力的消長,
,或許還在「溫水區」,
,台灣民眾無感,政府所有的負面影響評估,大多被民眾嗤之以鼻。
隨著中韓FTA即將正式簽署並生效,鍋裡的水已燒到快要「沸騰」了;台灣這隻青蛙再跳不出去,很快就被煮熟了,這時民眾不僅「有感」,還踩到「痛點」。
對馬政府而言,這最絕佳的難得機會;趁著中韓FTA即將簽署的急迫性,加上財經首長聯合遊說,迫使台灣內部雜音儘快整合。
財經首長的用語也越來越「親民」,不論是「躺著也中槍說」還是「小三說」,句句針對「鄉民」,目的就是爭取年輕民意的支持,向立法部門及反對黨施壓,促使卡關在立院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兩岸服貿協議儘快審查與生效。,
國道計程上路後頻出包,
,行政院長江宜樺要求主管機關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做出懲處。交通部長葉匡時證實,
,高公局長曾大仁已自請處分,
,但現階段當務之急是全力善後,
,督促遠通電收運作上軌道,
,等此案告一段落,
,會做出處分。
曾大仁對於遠通出包引發社會紛擾,
,深感抱歉。他坦言,
,國道計程收費準備不夠充分,上路後發生許多未料狀況,高公局深切檢討,會盡速找出缺失對症下藥,挽回用路人信心;另會嚴格督導遠通,「合約該有的,一項都不能少。」
曾大仁說,事情沒做好,必須有人負責,從計程政策上路以來,他曾多次向部長葉匡時口頭自請處分,「長官無論做出什麼處分,我都接受。」
葉匡時昨天抨擊,政策上路兩周多來,遠通服務系統從網站、App、客服話務中心的表現「都很不理想」,經過遠通調校系統及高公局追蹤稽查,現在每天只發生零星扣款錯誤案件,爭議比率已降低,高公局除了監督遠通落實誤扣款項「加倍返還」,也會針對缺失、違約,祭出最嚴厲重罰。
至於會對曾大仁做出什麼處分,葉匡時說,還在衡量中,現在應優先把國道計程做好,告一段落後,「一定會做出懲處!」
外界還關心,葉匡時是否會和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見面討論ETC案,他說,這交給高公局即可,做為部長不需要與交通部有生意往來的民間企業董事長談話,似有暗諷立委蔡正元爆料,他與神腦國際總裁林保雍私下會面,惹來瓜田李下之議的味道。,
全球最大高級揚聲器導磁零組件廠錩新科技(2415),
,在鍛造類揚聲器第4季是訂單滿載助益下,
,營收可望再創新高。
錩新副總邱顯智表示,
,今年改善製程管理及導入新ERP系統,
,使良率提高、減少材料浪費,
,在現有的設備下提升近兩成的產能。
他說,
,錩新越南廠正在擴建新廠房,
,預計今年12月完工,計劃在今明兩年增設10部連續鍛造機台,並導入自動化設備,引進CNC自動手臂與車床自動化送料等,屆時產能可望再提升。
錩新前3季合併營收達16.1億元,創歷年新高,較去年同期的13.6億元,年增18.1%。
邱顯智表示,錩新再度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合作,探討如何利用電腦設算生產排程。將著重於數據分析與編輯邏輯運用,從原料端之預估、進入生產程序、到半成品與成品之庫存做最有效的管控,希望在生產排程電腦化之後,加上連續鍛造設備的投產,優化產能效率,使獲利空間增加。
錩新發言人陳光宗協理指出,上半年每股純益0.7元,較去年同期的0.34元成長106%;毛利率達24%,較去年的21%增加14%;營業利益率亦由6%提昇至10%。目前第4季訂單滿載,預計今年將可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爭取勞檢人力擴增 月底協商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買東西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願景新聞財經時尚汽車NBA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元氣話題讀書吧讀小說知識庫電子報基金房地產影音售票網外貿網買東西有設計有行旅捷客聯合文學聯經出版世界日報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糖尿病不可不知 財經焦點 科技產業 金融要聞 稅務法務 產業綜合 房市情報 udn / 產經 / 財經焦點相關新聞全國前十月稅收達1.8兆元財經觀點/養房防老 退休理財新潮流促參案租金 財政部研議給優惠台灣國際工具機展 周三台中登場外銷訂單連三紅 機率高大數字/救勞參率 建立友善環境大數字/年齡限制 求職最大障礙大數字/四、五年級生 撐經濟半邊天今明年GDP成長有望上修核災區食品輸台吵翻天 義美高志明說話了冷眼集/勞檢護勞權 倉促成軍後遺症多立委:業主陳情 勞檢開罰不符比例勞檢暴增惹民怨? 業主:專業度及態度不佳英業達明年三大目標 力拚營收年增10~15%2017經濟關鍵字/吳當傑選「迎」 掌握契機高盛提五大標的 贏戰2017樂陞條款三讀過關 併購須提財力證明卓越新聞獎 經濟日報獲二項大獎邁向非核 中油砸600億建第3座天然氣接收站拆解雙十一晚會 四大「勸敗」手法借鏡矽谷創業精神開創臺灣新創契機爭取勞檢人力擴增 月底協商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6-11-19 13:44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WhatsApp 蔡英文總統選舉期間提出將勞檢人力增至1000人政見,
,為了落實勞基法周休二日,
,勞動部長郭芳煜提出勞檢為配套措施,
,加速爭取腳步,
,人事總處受限員額管制,
,態度保留,
,人事總處將召集財主單位、勞動部及地方政府開會解決。勞動檢查原本中央為主,
,地方為輔,
,六都升格後,六都競相成立勞檢處,增派不少勞檢人力,但勞檢人力仍不足,以安全衛生檢查為主,中央加地方總計約437人,勞動條件檢查靠勞動部去年編列2億多元,增派325名勞檢員負責,兩者合計762人,仍有238名員額待補。,
上周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與副總裁王瑞華飛抵越南處理越鋼點火延宕一事,
,行前雖已知這是個艱難的行程,
,但沒料到越南官方以禁止兩人離境,
,施壓台塑集團必須為四月中部沿海死魚事件負責,
,而非以調查資料證明越鋼與死魚間的關連。為順利讓已投資三千三百億元的越鋼點火,
,台塑集團與越鋼被迫接受越南官方的調查結果。對王文淵、王瑞華與台塑集團而言,
,這是屈辱的一天。上周六原本應是台塑集團歡喜慶祝的日子,
,當天越鋼第一座煉鋼高爐預計要點火,
,象徵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大煉鋼廠夢終於成真。但這最後一哩路並不好走,今年四月越南中部沿海死魚事件讓越鋼點火延後,越南官方剛開始雖對外表示死魚事件和越鋼無關,但隨著越南民情激憤,越南官方態度也開始轉變,先是要求越鋼補稅七千萬美元,緊接著以各種檢查為由,不讓越鋼高爐點火。越南台商指出,如果越南官方提出明確的證據,證明越鋼排水問題造成鄰近海域大規模魚群死亡,越鋼遭罰自是天經地義;但近日越南官方調查,指越鋼在試車階段,「下包商疏失」導致魚群死亡,既沒說「下包商」是誰,也沒說清楚「疏失」是什麼,這樣的官式調查,既不嚴謹,也缺乏公信力。台塑集團昨天面對媒體詢問越南官方調查疑點,一律以「尊重調查結果」六字帶過。台塑集團在越鋼一案已投入數千億資金,距正式投產僅剩一步之遙,此時越鋼案若陷入僵局,對台塑集團而言會是一場難以承受的災難,忍辱讓越鋼順利投產,變成台塑集團的唯一選項。越鋼事件反映台灣傳統產業向東南亞發展時,台商對當地環保、法令的熟悉度,是否做好足夠準備應對,以及政府在推動新南向政策前,對於保障台商權益,是否已有配套方案。越鋼案高達五億美元的賠償金,正是我推動新南向政策繳交的第一筆高額學費。,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
,且維持在接近經濟衰退前的低點,
,顯示勞動市場穩定改善。同時,
,5月經濟領先指標連續第四個月攀升,
,也反映經濟動能持續增強。
勞工部19日說,
,截至14日止的一周,
,初次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減少6,
,000人,
,經季節因素調整降至31.2萬人。此數是就業市場持續改善的另一跡象,且優於路透訪調經濟學家原先預估的31.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