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姓夫妻接連產女,
,父親擔心香火無法延續,
,趁媳婦產下六女時,
,以另名男孫「掉包」登記戶口;1968年兄弟分家,
,謝兄告知「侄子才是你的兒子」,
,要他帶離祖厝。養子取得謝的財產後,
,不再理睬,
,夫妻提親子關係不存在、終止收養訴訟。高等法院認為會讓高齡87歲的謝提告,足見長期忤逆,判兩老勝訴。謝姓夫妻生8名女兒、育1名養女,戶口名簿上夫妻有一名「長子」,其實是胞兄的兒子。謝老先生說,侄子出生不久,妻子也產下了第六胎女嬰,當時由父親幫忙報戶口,卻將侄子登記為他的「長男」,六女則成了胞兄家的「三女」,夫妻被蒙在鼓裡。1968年3月,兄弟決定分家,胞兄才告彼此的子女「掉包」,謝擔心父母吃上偽造文書罪,詫異之餘只好接受。但兒子在結婚後就搬家,2004年間在拿到夫妻大部分的財產後,不再聞問,也沒奉養,兩老覺得「被遺棄」。更讓謝氣不過的是,當胞兄過世時,兒子執意以「孝男」身分披麻帶孝,完全不顧他們的感受,夫妻覺得沒有再維繫妻子關係的必要,聲請終止收養。謝老先生多年前罹患攝護腺惡性腫瘤併骨移轉,86歲的妻子也為關節炎所苦,兩人得常常就醫,常陪伴在兩老身邊的是大女兒。謝難過地感嘆,收養的目的除了傳承香火外,更希望老了有人照顧,他們在兒子年輕時就把土地、房屋送給他,「自此人就變了」,廿多年來沒親自照料。兒子則表示,長輩做主將他過繼給叔叔當養子,他也稱呼叔叔、嬸嬸「爸爸、媽媽」,自認為謹守子女本分,過年也不忘回家祭祖。他委屈地說,不能因和他「對換」的堂妹分不到生父遺產,就遷怒他,「說我不孝,我不知道如何反駁」。女兒則證稱,「兒子」結婚後很少回家,過年拜拜也要父母一直催,只有需要錢時才會回家求援,根本不在意父母病痛。士林地院確認兩老與兒子間自然親子關係不存在,但駁回收養關係不存在之訴,兩老不服而上訴。高院認為,老夫妻年近九旬,卻還堅持終止收養關係訴訟,可見消極的忤逆令父母心寒;老父住院時,兒子還以「有大姊在照顧」為由而未曾留院,親子關係根本不正常。而兒子堅持為生父披麻帶孝,推諉「是道士、長輩指示」,法官也認為他根本不在意謝的懊惱與後悔,嚴重影響親情。謝姓老夫妻育有8名女兒、1名養女,因父母擔心無人繼承他香火,將侄子和他們所生的第6名女兒「對換」,詎料養子不孝。謝在87歲時打贏終止收養關係訴訟。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超大螢幕、輕薄機身,
,智慧型手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除了要拼作業系統與內建功能,
,在軟、硬體兼具之下,
,還要能夠搭上潮流的時尚感,
,就有手機業者推出這款號稱全球最薄、以創新設計的智慧型手機,
,要用驚豔的外型在眾多品牌中突出,
,捉住消費者的目光,讓手機不只是手機,也可以是一項流行的飾品。,
債券投資人正再次出手,
,但他們並不是什麼都買。公司債的發行在本月驟升,
,主因是歐洲央行(ECB)實施擴大寬鬆計畫,
,並將公司債列入購買標的,
,而聯準會(Fed)也放慢升息步伐。蘋果17日賣出的公司債達35億美元,
,距離其發行120億美元的公司債僅一個月。啤酒商安布英博公司16日也賣出135億歐元(153億美元)的債券,
,是歐元區債券市場歷年最大的交易規模。然而,
,對有些公司來說,卻又是另一種情況。卡車設備出租公司Trac Intermodal最近才撤銷在美國出售垃圾級公司債,因為投資人對於債券收益主要用來支付業主私募基金Fortress Investment集團股息的公司債 ,仍存有疑慮。在歐洲,澳洲的道路收費公司Transurban集團和德國的L銀行在15日也取消發債。有些公司的發債反應冷淡,可見債券價格雖回升,但投資人認為債券行情仍可能看跌,並非所有公司都同樣受惠於債市近來的回溫。全美銀行財富管理部門研究員維爾說:「我們從去年損失所獲得的最大教訓是,不要一味追隨收益率。」,
第15季SBL由各球團各舉行一周「主題周」,
,連同今天破4千名球迷在內,
,4天累積進場人數超過1萬2千人次 ,
,熱鬧場面讓台銀隊主將陳順詳直說:「以台銀為榮。」7支球團的主題周由台銀打頭陣,
,台銀昨天找來知名樂團「四分衛」開唱,
,今天則結合公益,
,由視障者牽著導盲犬進場開球、中場邀請曾參加星光大道的太魯閣族視障歌手白明光獻唱,
,加上周邊抽手機、機票等活動,打造出活絡氛圍。今天達成4000分里程碑的陳順詳提到,SBL過往最「熱」的時期他也曾參與,但當時是運動品牌投入,本周卻是球團努力打造,他為主題周打出100分的滿分成績,「台銀能做到這樣,我以台銀為榮,今天沒贏下來有點可惜,但應該有給後面球隊一點壓力。」再度出任台銀教頭的韋陳明也說,透過主題周能感受到長官對球隊的用心,這也是他「回鍋」的目標,希望能改變球隊文化;他肯定說,球隊會朝永續經營的方向前進,相信會讓球迷感受到努力改變的台銀籃球隊。下支進行「主題周」的球隊是14日登場的達欣隊,17日最後1天還將邀請本土樂團「玖壹壹」現場演唱;後續則是12月21日開始的台啤周、12月29日高雄巨蛋登場的金酒周、明年1月25日的璞園周、明年3月8日在新莊體育館的富邦周及明年3月16日壓軸的裕隆周。台銀隊陳順詳單場得到15分,成為SBL史上第四位達到生涯4000分的選手。記者余承翰/攝影 分享 facebook 台銀主場週,許多球迷進場加油。記者余承翰/攝影 分享 facebook,
被國防部派往尼加拉瓜受訓的少校王翊,
,是國軍第一位公開「出櫃」、並與伴侶舉行婚禮的女同志。她在臉書發表公開文章,
,力挺蔡英文總統的主權論述,
,讚揚她是「最有勇氣的總統」;並譴責邱毅、歐陽娜娜與「前國軍現任叛國賊」。消息傳開,
,各親綠媒體、社團高聲叫好,
,一向偏藍的退伍軍人團體則怒罵「台獨軍人」。平心而論,
,罵王少校「台獨」並不恰當:她並沒有否定中華民國,
,甚至對「中華民國」高度認同。她在國外照片,
,多半穿著國旗裝,
,也曾抨擊去年國慶大典舞台布置沒有國旗。 不過,她心目的中華民國不等於「中國」,也不反對更名「台灣」。但她不認為自己是台獨,因為中華民國已經主權獨立108年,「只是很大一塊被共產黨佔據,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和綠營認為,中華民國是1945年才強行進入台灣,如今對於中華民國之名「不得已暫時接受」,兩者還是不一樣。在近年本土當道的教育體系之下,這恐怕是許多自認「中立」年輕人的國家觀。當然,這與中華民國憲法體制的國家定位,並不完全相同。但是當今台灣,就連藍營也不再談「國家統一」,又如何苛責一位低階軍官?至於蔡總統的中華民國,是否真如王少校所想像,與自己的中華民國相同?就是另一個問題。真正的大問題是,國防部在被記者詢問時,表示「尊重」其立場。這衍生了兩個大爭議:一是,現役軍人適不適合對外公開披露談論自己正在進行的任務?二是,現役軍人適不適合公開對政治議題表態?軍人執行任務,包括赴外國受訓,都有一定保密規定。國軍至今要求官兵手機必須裝置特別程式,進入營區就不得打卡、攝影,正是出於同樣道理。如果有官兵公開大談自己艦艇目前所在位置,公布自己開離營區進行演訓的行蹤,國防部還會不會一句「尊重」就帶過?對政治等敏感議題公開發表評論,而且高度強調自己軍職身分,更是不妥:試想若有現役軍官公開發難,抨擊現在執政黨「借殼上市」,實際是推動台獨。國防部還會不會對此「表示尊重」?軍人發表與政策相悖的個人意見,立刻構成違反專業倫理,自不待言;即使是宣示「支持」、「擁護」政府或元首,同樣不當。因為這種行為形同逢迎求進,更會在群體中形成壓力:如果不跟著「支持擁護」,是否就在長官心目中,留下不夠忠貞的印象?從王少校以往的特異作風看來,她此番發言未必是為了趁機求升官。但國防部今天若「尊重」這樣的發言,接下來又有現役軍官公開宣稱,擁護軍人年改、非核家園,或公開譴責韓國瑜,那國防部是不是繼續不管?如果不管,這種「宣誓效忠」例子會不會愈來愈多?會不會演成當初扁朝後期,總統到部隊視導,大家搶著挖空心思拍馬屁的亂象?基於職業倫理,每個工作的從業人員,都不免有一定的發言禁忌;相對而言,軍人更是強調集體性,嚴格限制個人對外表達立場的特殊職務。如果不能接受這些桎梏,現實恐怕是:對於穿「老虎皮」,你並不是那麼適合。王少校發言內容問題不大,相關行為的後座力卻後患無窮,國防部不可等閒坐視,一句「尊重」就打發,否則恐怕自食其果。國軍第一位公開「出櫃」、並與伴侶舉行婚禮的女同志女軍官王翊,因貼文力挺蔡總統主權論述等,受到矚目。圖/翻攝王翊臉書網頁 分享 facebook,
監察院月前彈劾偵辦「曲棍球案」的檢察官陳隆翔,
,引發法界質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蔡系監委為了幫綠委段宜康出氣,
,月前彈劾了偵辦「曲棍球案」的檢察官陳隆翔,
,引發法界反彈。監院為取信於民,
,昨天公布這份調查報告;未料新報告竟是「灌水版」,
,整整增加卅七頁,
,還「加碼」陳隆翔的罪狀。自從蔡英文任命的十一名監委加入後,
,監院的古板形象便大大改觀;新監委除了不照章法行事,還增添了不少傳奇。監委就是古之御史大夫,職司考察官箴、彈劾不良官吏之責,通常應由一絲不苟的正直之士擔任。但蔡系監委卻自成趣味,除堅持「辦藍不辦綠」外,各種突梯古怪的理由都可以搬上檯面。最神奇的,他們還可以隨時「增補」案情和罪名。 原本寫好的一一○頁調查報告,因為要公布,所以一夕變成了一四七頁。這就好像警方保管的犯罪證物,臨時被塞進了血衣和子彈,腦筋再清楚的人也不知道要相信什麼才好。又好像大考鈴響交卷後,竟有人把考卷拿回去又添補了好幾段;這樣,算不算作弊?重點在,蔡系監委是不怕人家指指點點的,更無懼外界用什麼官箴、威儀、正當性那一套堂皇道理來評論。他們堅信的是:「亂臣」就是要用「賊子」來對付;若不是亂臣,他們也會設法讓你變成賊子。促轉會未遂的「東廠」職志,蔡系監委一肩扛起。這不禁讓人想起「九條好漢在一班」這首歌。蔡系監委雖僅十一人,但「說打就打、說幹就幹」的意志,讓你無法不正視他們。,
第一銀行在大數據領域表現卓越,
,副總經理劉培文(右)從亞洲銀行家雜誌Emmanuel Daniel主席手中接下獎牌。 第一銀行/提供 分享 facebook 第一銀行繼8月28日獲選標準普爾全球評級亞太區前50大銀行,
,被標普認定為「位居整體系統重要地位」後,
,9月12日再獲國際金融媒體《亞洲銀行家》(The Asian Banker)肯定,
,獲「台灣最佳數據分析大獎」殊榮,
,彰顯一銀在數據領域成果非凡。第一銀行董事長蔡慶年對於大數據領域之遠見,
,著眼於發揮數據價值的應用,
,早早就確立一銀以數據分析驅動業務增長的核心基礎,
,創造近年一銀經營績效的不斷提升。蔡慶年推動金融科技轉型,有效將「實務領域」及「科學分析」調整融合,2015年起,特別聘請大數據專家洪瑞隆博士,擔任大數據顧問,不僅廣納外部不同領域的資料分析精英,更培育提升同仁的資料分析能力,打造出專屬於一銀的專業資料分析行銷團隊,有效運用一銀百年來深厚的客戶基礎,建置出多項行銷分析模型,如客戶分群、產品偏好、貸款預測、客戶流失等等。在洪瑞隆紮實學理基礎指導下,大大提升行銷名單精準度以及產品滲透率。最難得的是,一銀大數據團隊成軍剛滿兩年,短時間內即奠定厚實基礎,除挖掘採集百年累積的數據金礦,更繼往開來,活用新技術蒐集多元動態資料,創造金融服務新模式與新價值。本次一銀拿下大獎,主要奠基於大數據分析有多項突破與創新,包括導入線上數位瀏覽資訊蒐集,同時整合線上線下資訊於「數據分析暨行銷整合平台」,實踐「虛實整合」結合「大數據分析」。在即時資料處理下,能快速洞察客戶最新動態與反應,有別於傳統相對靜態的資料分析模式,將「時間」視為數據分析中的重要變數,當客戶行為有新變化時,將即時提供對客戶最佳的行銷方案。,
隨著韓國瑜要不要參加國民黨總統提名初選的拉鋸,
,真假韓粉的問題再度浮上枱面。韓國瑜拋出五點聲明後,
,郭台銘和國民黨中央都迅速作了明快回應,
,而韓國瑜也進一步宣布要開始清理門戶了。韓國瑜在臉書貼文指出,
,目前已有義勇軍發起抓假韓粉的工作,
,也請大家一起加打假的行動,
,讓這些冒牌貨無所遁形。 自從韓流崛起,
,韓粉成軍後,
,假韓粉也隨之出沒,
,伺機而動;從九合一選舉到國民黨內總統提名,越是戰況膠著的時刻,就越是假韓粉肆虐的時候。這些假韓粉的惡行,韓國瑜雖然有深刻感受,卻往往只能概括承受。去年九合一選舉時,韓國瑜就曾開直播痛斥假韓粉根本就是一種選舉奧步;他說,批著韓粉外套的假韓粉,專門進行攻擊批判,然後大家就說韓粉不理性;假韓粉不停的攻擊,而且用字遣詞非常粗暴,讓大家對韓國瑜失去信心。2020膠著,假韓粉再度肆虐。對其惡行,韓國瑜說得真切:假韓粉躲在螢幕後面敲鍵盤,甚至假冒韓粉打電話騷擾人,不僅破壞韓國瑜形象,更刻意幫韓國瑜樹立敵人、製造仇恨,讓韓國瑜及其盟友與對手都同受其害。韓國瑜更體認到「假韓粉、真韓黑」為害之烈,確實分化了藍營的團結合作,也拉低了台灣社群網路的道德水準,更違背了他所標榜「愛與包容」的高雄價值。蔡英文整天打假,怒斥網軍,批評境外勢力,最後卻在與賴清德的黨內真假民主戰爭中,證明自家網軍軍容壯盛。假韓粉為惡,綠網軍有嫌疑,但也可能是禍起蕭牆之內。不論如何,假韓粉綁架韓國瑜、勒索國民黨、瓦解泛藍軍的意圖甚明。這些假韓粉用各種不同形式的「高級黑、低級紅」手法,有縫插針,遇洞灌水,沒縫沒洞,也要放火。再不清理門戶,韓營與藍營,難有寧日。就像當初擺出一堆曲棍球要求與段宜康進行男子漢的決鬥,韓國瑜豪氣不減,也要求與假韓粉光明正大的直球對決。但假韓粉之所以是假韓粉,就是因為他們只敢躲在螢幕後面敲鍵盤,讓韓國瑜很難完全切割或清理,往往最後又只能概括承受。清理門戶之外,韓國瑜必須建立明快的決策及輿情反應能力,約束幕僚,不留見縫插針餘地,也要疏導激越韓粉情緒,踰法假韓粉則送辦。而最重要的還是韓國瑜自己的結論:沒有「愛與包容」,誰又贏得了2020?高雄市長韓國瑜強調「愛與包容永遠在」,並喊話「冒牌韓粉請退散」。圖/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52歲劉姓登山客獨自前往阿里山鄉十字村多林車站,
,沿鐵道上行,
,不慎摔落鐵道旁邊坡,
,墜落約150公尺深谷,
,相當驚險,
,劉男很幸運的沒有受到重創,
,但傷勢還要再診斷。嘉義縣消防局獲報後立即展開救援,
,費了很大力氣走下深谷,下午4時47分接觸劉男,因墜落很深且陡,搶救人員架設繩索,垂降至劉男墜落處,將他固定後,又花了1個多小時,合力將他拉至平面道路,先由阿里山林鐵的鐵道板車接駁至奮起湖車站,再由救護車後送往醫院救治,劉男意識清楚、右大腿骨折、雙眼瘀青、身體多處擦傷。 多林車站是阿里山鐵路的祕境車站,附近是莫拉克颱風後新建的得恩雅納部落,近來也成為旅遊焦點,但村民提到,因阿里山鐵路周間只行駛到奮起湖,假日有班車再往上,經多林車站到十字路車站,不少人從多林站,違法的沿著鐵道走上山,走到十字路車站。劉男從多林站沿鐵道要到十字路站,行經37號隧道時,看見有火車接近隧道,打算從隧道旁小路切過,不慎失足滑落溪谷。消防隊呼籲民眾,近日下雨,山路濕滑,民眾行經山路時更應小心謹慎,以免憾事發生。消防人員花了近2小時才將登山客從深谷拉上來。記者謝恩得/翻攝 分享 facebook 男子在阿里山多林車站登山,墜落一百公尺深谷。記者謝恩得/翻攝 分享 facebook,
高雄林姓女子日前借父親機車外出,
,卻不料林父忘記機車停放位置,
,又擔心機車鑰匙未拔遭人偷竊,
,便向鄰近派出所求助。員警獲報後調閱監視器2小時,
,依靠經驗研判出機車停放位置,
,果然尋回愛車,
,讓一家人欣喜若狂。日前傍晚一名住在鼓山區的林姓女子急忙到派出所報案,
,表示其名下的機車長期給居住在三民區的家人使用,但因父親年事已高,騎出去後忘記停在哪裡,家人在鼓山、左營及三民區沿線找尋多時仍未尋獲,只好求助警方協尋。 林女表示,多年前購買機車給家人共同使用,日前上午11點左右,林父從三民區住家騎機車要到高雄火車站搭車,但途中不知何故將機車停放路邊,改搭計程車前往,回程時卻記不起機車停放地點。由於機車鑰匙未拔起,林父擔心遭人竊走,轉知女兒趕緊幫忙找尋。鼓山分局龍華派出所警員蔡旻憲、見習生丁新憶接獲林女報案後,一方面請林女代為詢問其父停放機車時的附近街景或明顯建築物,另一方面過濾三民區的住家附近監視器畫面,丁員也立即向三民區各派出所詢問有無接獲相關報案。蔡員眼睛緊盯著監視器畫面近2個小時,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終於發現林父騎機車的身影出現在三民區大裕路,前後街道未再出現過,因此研判機車應該就停在大裕路附近。警方立即請林女家人就近前往查看,果然找到了被老父親遺忘的機車,讓一家人欣喜若狂,原本如大海撈針般的找尋,在員警的積極幫忙下,終尋回愛車。高雄林姓女子日前借父親機車外出,卻不料林父忘記機車停放位置,又擔心機車鑰匙未拔遭人偷竊,便向鄰近派出所求助。員警獲報後調閱監視器2小時,依靠經驗研判出機車停放位置,果然順利尋回愛車。記者邱奕能/翻攝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