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超過700天,
,文化部今天第三度舉行公視董事審查委員會,
,儘管經過四輪投票,
,卻仍無法達到公視法規定董事人數門檻,
,「龍應台名單」再度遭到重大挫敗。
經天歷經冗長的審查和四次投票,
,公視董事會仍難產,
,代表公視前途更堪憂,
,未來恐怕更可能沒有「社會賢達」願意被提名。公視的未來定位、華視長期虧損問題及紛爭不斷的公視糾葛,仍是解不開的難題。
文化部去年成立後,公視董事會被視為最難處理的燙手山芋,儘管過程波折,但文化部也做了改革,像是董監事審查委員會議全程網路直播,讓民眾有參與監督機會,但委員會採不記名投票,也引發部分公視、華視員工和部分傳播學者質疑,審查委員未能對投票結果負責。
這次的董事名單接受28個公民團體推薦,但名單公布後,仍有媒改學者跳出來質疑名單缺乏婦女、勞工與環保,不能真正為弱勢發聲。但這份幾經折衝後的15人名單再度受挫,未來或許更沒有人願意為公視的未來再跳火坑。
為了讓這次的提名人選順利通過審查,龍應台審查前放軟身段拜會朝野立院黨團,會前她對結果相當樂觀,也強調審查一定要過關。但委員會歷經三個多小時、四輪投票,結果依然難產,不僅公視董事會繼續空轉,國內期待藉這次董事會改組,讓公視成為「華人世界BBC」的期待,也再度落空。,
9月初到10月中旬是「萬鷺朝鳳」觀賞季。 圖/張文良提供 分享 facebook 嘉義縣梅山鄉太興村每年秋季的黃頭鷺遷徙,
,被稱為世界生態奇景「萬鷺朝鳳」,
,每年9月初到10月初的下午,
,可看到一波波黃頭鷺沿著溪谷漫飛而來,
,相當壯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搭配「萬鷺朝鳳」奇景,
,本月29日在太興村秘境阿葉溪飛瀑步道舉辦野溪茶會。 嘉義縣副縣長吳芳銘表示,
,每年農曆白露時節,
,起北風或東北風時,一群群黃頭鷺往南遷徙,在梅山鄉生毛樹溪山谷隨氣旋而上,往當地傳說的「鳳凰穴」飛行,因此稱為「萬鷺朝鳳」,成群黃頭鷺一批批在空中盤旋有如「飛天銀龍」,最多可達1萬5千隻。他說,黃頭鷺遷徙路線,可能要往南邊的菲律賓或越南方向遷徙,梅山太興是必經路程,當風向為北風或東北風時且氣候晴朗,往南飛較省力可御風而上。最佳觀賞點是在太興社區的草本傳奇、朝旭茶廠旁廣場、巧雲小棧與泰興嚴一帶。阿里山管理處推薦結合全台最長景觀吊橋-太平雲梯,規畫一日遊或二日茶之旅自由行,本月28、29日登場的「2018阿里山鷴情翼趣國際賞鳥大賽」,在太興地區有免費接駁專車,活動詳情可至阿里山管理處官方旅遊網http://www.ali-nsa.net/或至「阿里山 新印象」粉絲專頁查詢。,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2日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
,會議指出,
,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完善「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政策框架,
,增加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和常備借貸便利額度,
,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三檔」指的是根據銀行規模大小來劃分三檔存款準備金率;「兩優」指的是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和貸款比例考核政策。 中國人民航在官網發布,
,會議認為,
,2019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人民銀行系統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加強預調微調和逆週期調控;金融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積極成效;重點領域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成效顯著;金融服務和管理水準持續提升。會議要求,下半年重點做好8項工作,分別是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及時預調微調;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加快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進一步激發市場微觀主體活力;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發揮牽頭抓總作用,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和管理工作水準;因勢利導發展金融科技,加強跟蹤調研,積極迎接新的挑戰;繼續加強中央銀行政策宣傳解讀。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圖/中國人民銀行 分享 facebook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圖/中國人民銀行 分享 facebook 中國人民銀行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圖/中國人民銀行 分享 facebook,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今天開記者會批評「代寫論文」現象太猖獗,
,業者連教授的國科會計畫報告都可幫忙代寫。對此國科會綜合處處長陳宗權表示,
,目前未發現研究計畫有論文代筆的狀況,
,如果個別計畫主持人違反學術倫理,
,將對計畫主持人追回部分或全部研究經費,
,或懲處教授數年不得再申請學術計畫。,
,,
大同布局綠色智慧能源系統市場有成,
,董事長林郭文艷昨(26)日表示,
,目標今年底太陽能發電接單累計達300MW(百萬瓦)。另外,
,大同今年展望也不會比去年差。林郭文艷2月1日接任大同董事長後,
,昨天出席天母國中太陽能案場發表。她在會後指出,
,董事會去年12月決議投資建置40MW太陽能電廠,
,今年2月又通過80MW投資,
,累計投資電廠產能達120MW,
,除台南七股建案,
,還會找其他據點。展望今年,她強調「今年不會比去年差」。太陽能必須先確立投資,再進行建置,最後併網才有發電收入,今年併網目標是增加50MW以上,加上先前併網70MW,累計今年併網電力達120MW以上;在太陽能系統接單上,期望今年底接單累計達300MW,比去年底增加一倍。大同董事會今年初決議通過,以現金投資與財務性投資人共同參與合資設立太陽能電廠,初期合資公司股本40億元,大同以不超過16億元參與投資,持股約三成。,
國民黨今晚在信安街原陸保廠空地舉辦信義區團結勝選大會,
,為市長候選人連勝文造勢。
連勝文晚間8點多上台,
,他說,
,城市要穩健的往前走,
,不能寄託海市蜃樓。市長要帶領團隊通過許多有形、無形的嚴格挑戰,
,不能只靠幾台電腦,
,靠名嘴用煽動的語言就好。市長一定要深入基層,
,了解市民需求才能做好市政。,
,
聯合報頭條》富邦金砸306億 入主大陸華一銀
富邦金控昨天宣布,
,富邦金控與台北富邦銀行將取得大陸華一銀行八成股權,
,同時參與華一銀的現金增資,
,透過「收購老股與認購新股」入主華一,
,總投資額人民幣六十四點五億元,
,折合台幣約三百零六億元。
蘋果日報頭條》惡保母 毛巾塞嘴毒打 虐死尼姑3歲女
父母離異,
,母親出家,
,把三歲張姓女童托給李姓保母照顧,
,長達半年時間都不曾探望,
,也沒有發現李姓保母長期虐打張小妹,前天晚上保母又用鐵衣架狂打女童,直到她沒有氣息,才急忙報警,救護人員趕到現場,發現3歲的女童僅有10公斤,不但骨瘦如柴,還全身傷痕累累,明顯遭虐死亡。
自由時報頭條》體無完膚…保母虐死3歲女童
新北市三歲張姓女童父母離異,母親半年前出家前,以每個月1萬2代價,把女兒託給李姓婦人照顧。不料李婦因為懷疑丈夫外遇,竟把女童當成出氣筒,不但不給她飯吃,還用衣袈毒打、扯斷門牙、馬桶刷刷下體等酷刑,女童就這樣被虐死,救護人員急救時,看到小女童全身滿佈新舊傷痕,哽咽地說:「簡直體無完膚」。
中國時報頭條》全球5大跨年秀 倒數接力
跨年將近,全球倒數計時,國際飯店業者也選出全球五大跨年活動,分別是雪梨港灣大橋跨年燈光秀、柏林的露天派對、全球最高塔杜拜的哈里發塔煙火秀、美國邁阿密海灘的頂級夜店奢華派對及英國愛丁堡長達三天的的最馬拉松式新年慶典。,
中壢警分局普仁所警員林國仁、余信錩及莊竣翔昨日約下午4點,
,發現一名迷路男童,
,便牽著男童沿街尋找家人,
,所幸徒步走了近一公里後,
,在中原國小前遇上正到處找尋男童的父親,
,順利將男童交還家人。昨日下午普仁所員警巡邏發現路邊一名男童穿梭於車陣中,
,立即下車詢問,
,男童因找不到家人十分慌張,
,應答時說不清自己在哪處走失,
,眼淚便撲簌簌的落下,員警見男童害怕又無助,便牽著男童一邊安撫一邊沿街詢問,在中原商圈巷弄裡繞了20多分鐘後,終於在中原國小前發現一名男子牽著另一名男童,正焦急的張望,員警上前詢問確認是男童父親,男子雖生氣的責備男童鬧脾氣亂跑,卻也一手將男童攬入懷中,不斷向員警道謝。 男子向員警表示,帶著兩個孩子到超商繳費,男童在超商裡一直吵著要吃餅乾,他原先不答應,繳完費後想想還是買了一盒餅乾讓孩子分著吃,一回頭卻發現男童不見蹤影,著急地在附近尋找,慶幸孩子遇上員警才沒有發生意外。中壢警分局普仁所警員昨日約下午4點,發現一名迷路男童,便牽著男童沿街尋找家人。記者高宇震/翻攝 分享 facebook 中壢警分局普仁所警員昨日約下午4點,發現一名迷路男童,便牽著男童沿街尋找家人。記者高宇震/翻攝 分享 facebook,
科威特原油及天然氣產量劇減60%,
,國營石油公司啟動「緊急計畫」,
,降低煉油廠的開工率,
,主因石油工人發動「無期限」的局部罷工,
,但科威特國內油品供應及原油出口目前未受到影響。科威特石油石化業工人聯盟因工資及福利遭到削減,
,17日約有6,
,000名工人展開罷工,
,人數接近工會成員總人數13,
,000人之半。工會也反對部分石油產業「民營化」的計畫。國營石油公司發言人阿茲密表示,
,17日原油產量降到110萬桶,比2月平均日產量281萬桶減少過半;天然氣產量從每天13億立方英尺,減少到6.2億立方英尺;煉油廠煉油量也從每天93萬桶減少到52萬桶。但他表示,由於庫存充裕,足以供應2個月的國內油品需求,因此石油司將繼續對國內市場正常供油,加油站、國際機場及企業均不受影響,「出口作業仍依照計畫進行,石油公司能夠依照與客戶的合約,因應國際市場的石油需求」。由於國際油價重挫,科威特財政吃緊,因此政府準備對所有公務員實施新的薪資計畫,並將全國2萬名石油工人包括在內。工會16日拒絕科威特代理石油部長沙雷的提議,並發動罷工。石油官員表示,石油公司與工會代表仍在繼續進行談判。工會代表指出,在工人的要求獲得滿足之前,罷工將持續進行。,
26歲朱姓送貨工今天凌晨涉嫌酒駕,
,在桃園蘆竹區撞死2名正在掃街的環保志工與1名路人。 記者張裕珍/攝影 分享 facebook 酒駕已成全民公敵,
,政府為回應民意不斷加重刑責,
,但酒駕案件量仍居高不下,
,有學者認為重罰確實能發揮嚇阻效果,
,但對付「僥倖心態」才是根本;也有律師分析,
,針對酒駕立法上已達極限,
,法律是最後一道防線,
,闖了禍才重判,
,禁止酒駕觀念應建立於人心。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表示,政府三令五申、鋪天蓋地宣導不能酒駕,一般民眾都有基礎認知,但仍有少數人可能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以朱男而言,身為職業駕駛人,不可能不知酒後禁止開車,公司訓練、評鑑也一定會把關,追根究柢仍是他僥倖心態作祟。 王伯頎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刑度增加不一定能嚇阻犯罪,因為重懲等「威嚇效果」要發揮作用,需行為人擔心不利後果。重點仍在於飲酒地點宣導、執法等提前預防。曾任主任檢察官的律師郝中興認為,台灣對酒駕刑罰已不算輕,立法也似乎已達到極限,酒駕案件數卻無見明顯降低,即使再繼續修法加重刑責,不見得能滿足民眾對司法的期待。法律這道最後的防線,總是在酒駕者闖了禍才判刑,應回歸法制觀念深植大眾內心才對。郝建議,針對不同酒駕案件類型,法院在審理過程應做出更細緻分類,再從中量刑。有交通運輸博士學位的蘆竹分局長黃益三說,以交通心理學來看,嚴刑峻法雖有一定嚇阻效果,仍無法避免少數人明知故犯。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