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為家庭教育年,
RTO廢棄觸媒蓄熱式焚化爐
,行政院院長陳冲聽取教育部「推展家庭教育之策略與作法」後,
棉質內褲
,鼓勵年輕人探索家譜,
中部 禮車
,以促進對家庭價值的重視;陳院長舉自己的經驗為例,
壓克力印刷
,不久前他曾寫家書,
網路行銷公司口碑
,讓子女認識先人的故事。春節將近,
造霧系統
,行政院同仁向院長「索取」春聯;院長所書春聯多引自先祖詩句,
台中FACEBOOK行銷
,為方便說明,遂將此家書公諸於同仁,輾轉而成公開信,盼提升家庭價值成為全民運動。
記憶所及,似乎從未有機會給你們正式寫一封信。不是不關心,而是因為你們成長在資訊發達、網路掛帥的年代,電話、簡訊,乃至於MSN、FB取代了信函。你們出國留學期間,電子郵件也以快而廉的優勢解決了所有魚雁往返的問題,換言之,根本沒有寫信的機會。這次提筆寫這封信,主要是想談談先人的事,希望加強你們的了解,也增加一些對爺爺的懷念。四年多前,爺爺的告別式上,女兒代表晚輩說了許多感性追念的話,當時我就想寫點東西,但是因為職務上的羈絆,一值延宕至今。爺爺陳實懽,他的行止當然有來自曾祖父的影響。不像你們那麼幸運,我沒有見過我的祖父母,你們的曾祖母在爺爺年幼時即過世,曾祖父也在爺爺高中時病故。曾祖陳篤初是前清秀才,才華想必洋溢,因為他精於歧黃,以小兒醫聞名,但又精於詩、畫,當時謂為三絕(《希微室詩話》作者陳海瀛的說法)。曾祖父行醫是家傳,據「福建中醫大學學報第2006期」記載,清朝乾嘉年間有陳少邱遷居到福州,行醫濟世,從此六代皆懸壺鄉里,我的曾祖父陳燮藩在1902年創立福州中醫公會為創會長,人稱五世醫,篤初先生則為六世醫(你們見過的輝清堂伯則為八世醫),並為中央國醫館任命為福建國醫分館籌備人。學報中謂曾祖「精通六藝,擅畫朱竹,工於折枝,有醫界三絕之稱」,可印證陳海瀛先生所言(渠為林森任內福建省政府祕書長)。
談到折枝,這是閩南早年流行的詩作,又稱詩鐘,講究平仄對仗,類似對聯,卻富詩意。曾祖父是此中高手,曾為福建托社社長,吟會則在福州桂枝里故居花廳內舉行,依照上海復旦大學出版《台灣詩鐘研究》,台灣林家花園名人林熊祥,避居大陸時,即常與曾祖父往來,並因而改變詩風。該書中稱「林熊祥前期詩鐘清麗淡雅……光復後沉潛練達,這與他久寓福州,與陳篤初……等名流廣泛交流砥礪切磋,有很大的關係」。此外,許多藝壇耆老陶芸樓、高茶禪的生平均記載「獲交書畫名人陳篤初」云云,均可看出他在醫術以外的才情。郭道鑒在〈閩都文化瑰寶折枝詩〉一文中曾記載1926年為紀念船政興辦六十年,福建省舉辦大賽,以「馬江六唱」(馬、江二字列在第六字)為題,在三千作品中,掄元者即為你們曾祖父的詩句。按復旦大學研究,1949年後,許多詩鐘好手來台,福建詩鐘反而不振,其後因兩岸解嚴,鐘手回流而重起推波助瀾之效。巧的是,福建詩風再起後,中國俗文學學會為紀念志社創立百年,於1998年再辦大賽,有25縣42詩社參加,題目為「厚今六唱」,結果是你們祖父陳實懽獨得二元一眼一花,冠於眾墨客,前後七十二年,父子先後掄元,也算佳話。
你們爺爺是一介把玩計算尺的機械工程師,曾受雇於美商工程顧問公司,英文造詣不錯,而詩名遠播,你們小時家中仍有吟唱之局,台灣折枝詩會中爺爺掄元不計其數。我在學生時代,常隨爺爺進出詩社,可惜只會嬉玩,未受薰陶,但仍記得有不少佳句,只是爺爺個性謙虛,總以「藏拙為是」不曾集而出版,我也事忙,無暇蒐集整理,比起爺爺曾為曾祖父親筆鈔錄出版《還爽齋詩集》,感到慚愧不已。另一方面,也因爺爺在台灣詩鐘界的盛名,所以中國俗文學學會詩鐘委員會想要重振福建詩風,王鶴齡主任委員就在80年代開始積極和爺爺保持聯絡。80年代末,爺爺奶奶至福州探親,該學會與福州三山詩社就共同邀請墨客舉辦歡迎詩會雅集,而有「滌還一唱」(滌取自奶奶名字,還則為回返之意)。當時爺爺兩首詩「滌垢豈容藏好世,還元乃得見真吾」、「滌此性靈無比潔,還吾面目本來真」曾傳誦一時(復旦大學研究)。前面提到1998年爺爺在福建大賽的佳作中有一首我最喜歡的「植德無難固厚基,敷仁應可恢今局」,也是你們見過我借用書寫為去年的春聯。
其實對我而言,大陸方面的研究中,提到或引用到爺爺的詩句,還不是他最好的作品,有時他與詩友在雅集中即興而寫的作品,常令我震撼不已,可惜年久不復記憶,事忙也無從蒐整,只能先倚賴學者的研究提供給你們增添幾分追思。大陸介紹詩鐘文章中,曾以爺爺在1997年一場詩會(海詩六唱)掄元句「愧乏膚功安海內,敢將朊仕瀆詩人」作為教材,尤其推崇「膚功」與「朊仕」的對仗「極為工整」。這只是針對作詩的技巧,至於這首詩的意境更高,於今讀之,更有良深感觸,如果有空,或是退休後,我會將老家遺物予以清理,到時候希望能留給你們更多追念的情懷,正如文獻所載桂枝里故居的楹聯「門前老樹不知歲,河上長流無盡時」,源遠必將流長。
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