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當年的殖民地政府,
三高飲食
,到香港今天的特區政府,
好用面膜
,有一個特色政風,
迅速提高保濕感
,就是不愛道歉。但最近香港的教育局,
台灣夜店推薦
,為了一件事立即道歉,
痔瘡
,且道歉之前被一邊罵,
海島旅遊
,道歉之後被另一邊罵。而這事為的是廣東話。
廣東話又稱粵語,
酒銀行
,是大部分香港人使用的語言。香港人來自四面八方,最後被大一統於廣東話。英國人百年統治,回歸十多年後,香港人的廣東話,從來沒被動搖,但最近居然為之有場爭議。
事緣香港政府的教育局,上月在其官方網站上有篇文章,題為「語文學習支援」。文章開篇說:「基本法規定中英雙語為本港法定語言,但接近百分之九十七本地人口以廣東話(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作為家居及日常交際的常用語言。」
教育局文章事實描述沒問題,惹出軒然大波的,是那括號中的「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不僅讓輿論大譁、網上「吐槽」,有人發起「一人一信」活動,要求官府交待,香港教育界和法律界中人,也提出質疑,還鬧到議會。
質疑者說香港「法定語文」的定義,是針對書面語,並沒規定甚麼口語才是「法定語言」。有立法會議員更促請教育局加以澄清,指其說法有貶低、矮化廣東話之嫌。
香港教育局,怕自己捅了馬蜂窩,趕緊消毒,說其文章中有關廣東話的註釋出現「含糊不精準的地方」,會盡快作出修訂,並就引起誤會致歉。
但稍後香港大公報出了篇評論,說廣東話是方言而不是語文,不能說是一種法定語文,故教育局網頁文章的註釋說法並不全錯,問「教育局致歉些甚麼?」
大公報被稱為「左派報紙」,也被認定代表北方立場。於是又有報章刊文反駁。目前這廣東話之爭,風波未止。而風波內裡,已不僅是「語」和「文」之爭,又泛及香港人的情感認同、本土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