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
在這次「教育?教育!」影展中,
網域申請
,有一部《GOOGLE任務:世界之腦》的紀錄片,
網路行銷達人
,提到GOOGLE瘋狂掃描各大圖書館的藏書,
關鍵字廣告
,希望能數位典藏全人類的知識成為「世界之腦」。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我寫的誠品網路書店文案:
西元前三世紀,
客製化網站
,埃及亞歷山卓圖書館,
關鍵字廣告
,在港口攔截並一一謄收往來船隻上的所有卷軸,
排名優化
,收藏了十萬卷,全世界所有的書。中世紀的歐洲修道院,為了古希伯來經文卷軸在書架上,應該直放還是橫放爭論了上百年。書與書架互成垂直、然後層層架構如網的野心,滿足了人的求知慾,卻放不下書店有限的藏書空間,所以我們得找一個地方,一個既深且廣,時間與空間不設限的知識礦藏處,自由hyperlink你的出口,以光學閱讀一本書的永恆價值,帶著所有不滿足的靈魂,找到所有思想的智產不用饑荒,不讓任何一本心血數年的作品,在商業的高度夾縫中瞬間消失。沒有什麼事物能活得比書更久──二十一世紀之初,科技繼承了亞歷山大圖書館收藏、並讓全世界知識各得其所的野心,所以我們成立了誠品全球網路。
這篇文案與《GOOGLE任務:世界之腦》有著共同的夢想:「藉著網路科技,收藏全世界的知識」,也只有藉科技成立免費的公共數位圖書館,我們才有可能實現這個終極大夢。
對於作者而言,作品銷售愈多本,豐厚的版稅收入才能給作家無後顧之憂的創作環境;對於讀者而言,手上有愈多免費知識能為自己人生做更好的決定,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於是GOOGLE就在「著作權保護」與「知識普及化」之間形成兩難。
我在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深深覺得每個人應該要有屬於自己分類系統的圖書館,以智慧為搜尋引擎,從第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開始讀起,然後從這本書再去延伸閱讀下一本書……
在看紀錄片的同時,我心中浮現的最大疑惑是:就算真的能順利完成這座「收齊全世界知識」的數位圖書館,問題是:會有多少人去看這些數位書檔?怎麼看?怎麼運用這座數位圖書館的知識?
知識雖然很重要,但數量多少不是重點,怎麼看與運用這些知識才是關鍵;也就是說,智慧才是重點,智者就算眼前沒有半本書,他(她)自己利用觀察與反思,就能自體產生知識與獨到見解。若沒有智慧,就算熟背萬卷書,但連一個原創的觀點見解都提不出來,那麼這些就成了「知識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