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改為選考4科,
網路活動企劃
,7成大學校系篩選條件也跟著改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台大校長管中閔最近指出每年有一成多建中生出走,
手工具
,認為是台灣高教的一大警訊;此際,
小學書桌
,也正是所有高中生面對從繁星推薦懲罰到個人申請煎熬的時刻。兩件事其實不無關聯:資優高中畢業生選擇到國外就學,
雲林美顏美體課程
,顯示學生的選擇更趨多元,
進口椰子汁
,國內大學的吸引力則在降低;而考招制度年年宣稱改革,
嘉義美丙教學
,卻只是帶給學生更多的焦慮與不安。優秀高中生出走,
商城後台代管
,與國際高等教育競爭激烈,而國內大學的發展遲滯有關。深一層看,學生不願再接受大學考招的懲罰與煎熬,也是原因之一。撇開大學招生競爭的角力不談,政府許多考招措施聲稱是為適性揚才、減輕學生負擔,最後卻因陳義過高或配套不足,反而帶給學生更大的壓力與焦慮。 以今年為例,高三生還沒進入考場,就先面臨了學測考科「五選四」改革的大考驗。所謂「五選四」改革,是限制大學端最多只能以四科為篩選標準,打破以往五科滿級分的迷思,目的在減輕學生壓力。但高中生對這項改革卻不領情,為爭取最大的選擇與申請機會,七成一以上的考生仍然會五科全部上陣。許多家長則發現,大學考招多年來改來改去,如今卻彷彿重新回到過去自然組和社會組分流的情況,說好的通識理想早拋諸腦後。如此一來,廿年的教改不是白鬧一場?選考的掙扎拉開序幕後,學生也正式進入長達近半年的升學懲罰與煎熬。表面看來,媒體上「五科滿級分」的英雄走入歷史,更多學生可以追求自己的三或四科滿級分。但實質上,首先的效應就是頂大校系的繁星推薦變得不易區別,從高中成績比到學測級分都難判學生高下,只好增額錄取。如此一來,便挪用了指考名額,則形同對另一群學生的無預警懲罰。繁星落定,學生接著面對個人申請的煎熬。試題鑑別失守,篩選機制失靈,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人數爆表,近二百個校系嚴重超額。大學負荷倍增,教育部可以補助經費打發了事;但許多學生跨過一階門檻的期待,卻瞬間陷入各系超高競爭與超低錄取的陰霾。學生在費力準備二階審查的同時,也面對著高度不確定性的煎熬。幾年來,校系面試衝堂互卡未見改善,如今更增添學生的選擇困難與不安情緒。教改專家建議學生應適性選擇,備審資料也不要像軍備競賽;這類建議其實是不食人間煙火,弱勢學生則更弱勢了。個人申請一階的篩選超額現象,會不會帶來落榜倍增,進而衝擊指考考情?這尚待觀察。但當學生接受指考的分派命運時,其實已進入一場更激烈的意外延長賽。而他們原已準備面對比其他同學多辛苦兩個月的現實,繼續奮鬥,到頭來,卻仍然必須面對指考名額被超額繁星搶走的打擊。學測考科「五選四」,主要是因應一○八課綱的「素養」要求。但許多老師早就對可能的衝擊提出警告,也提醒應有周延的配套,但招聯會置若罔聞。如今篩選超額問題燎原,招聯會還誇稱學生被看到的機會多、學系選才的機會也增加,他們卻看不到學生的壓力與煎熬。這些改革者自以為「做功德」,卻不知這也製造了新的災難,增添了學生的懲罰與煎熬。就像多少教育部長誓言遏制補習歪風,事實上,這只是幫助補習班的多元補習方案與之同步發展。相對的,多少國民中小學努力辦學、發展特色,家長還是辛苦排隊送孩子進私校。十二年一貫國教還在反覆波折,私校從小學到高中的另類「十二年一貫」,則在免除學生的徬徨。至於管中閔憂心國內大學搶不到明星高中生,事實上,許多私立中學早已鋪平直通國際名校的道路。一場升學賽局,大家都被迫押賭,優秀生陷入恐怖競賽,一般生進入迷航困局,至於弱勢生則難脫放牛吃草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