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雙城論壇,
耶誕裝飾燈條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赴上海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 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分享 facebook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今天登場,
司曼特
,這次交流主題訂為「循環經濟」,
高雄遊船
,既是當前環境永續的解方、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最重要的策略,
債務利息減免
,也是台灣發展新經濟的藍海、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當務之急。只是,
關鍵字優化公司
,論壇落幕,
財神爺
,劇本演完了,
汽車工具行
,政府還會把它當一回事嗎?其實早在蔡總統兩年前的五二○就職演說,就提到「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此後「循環經濟」這個詞就成了流行語。但什麼是循環經濟?很多人仍一知半解。 拿大自然打個比方,地球上不管有再多的生物、樹木,都不會有廢棄物和汙染問題,因為所有生物為了生存所使用的資源,包含生物本身,最後都會回歸自然,滋養大地,也成為其他生命成長的養分,以致生態能生生不息,卻沒有汙染需要處理。但地球人口太多了,加上我們採用掠奪式、拋棄式的線性經濟發展模式,才讓環境生病。看看咱們生活周遭各式各樣的物品是怎麼做出來的。好比一支手機,到手之前,要先經過原物料與能源的開採、把原物料做成塑膠和金屬等基本材料,再生產、組裝這些零組件,整個生產和製造過程伴隨各種廢棄物與汙染,直到手機報廢時,除了金、銀、鉑、銫四種貴金屬會被回收,其他數十種材料都遭棄置,且多數進了焚化爐燒掉,等於這支手機本身也變成垃圾,是嚴重的資源錯置。這種直線式、把物品從搖籃送到墳墓的線性經濟發展模式,不但地球資源逐漸耗盡,還造成全球暖化引發氣候變遷和生態破壞。究其原因,除了企業藉由消費者不斷換新手機獲取商業利益,政府的制度設計也縱容這類用品的製造者只須繳交回收基金,卻不必負擔回收責任,更不會尋求更耐用或便於再利用的設計,消費者也缺乏回收的動機,以致很多人淘汰的3C都還放在家裡,並沒有進入再利用的循環中。台北市政府要在雙城論壇分享公宅生命周期屆滿時,絕大多數建材可回收再利用的設計經驗,跨出城市循環經濟的第一步,還要宣示零廢棄、物質全循環的環保政策,期盼藉由雙城論壇的高度,啟動台灣循環經濟的實踐。提醒中央不要只是喊喊口號,必須趕快整合政策、提出藍圖和具體作為,更不能任由業者各自解讀詮釋循環經濟,誤了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