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清晨五時餘,
網頁設計
,媽媽被送出加護病房,
網路行銷顧問
,搭上救護車回家,
虛擬主機租賃
,「媽媽,
台中關鍵字優化
,您安心跟著菩薩走,
網路代銷
,西方佛國也是這樣的美好吧?」我向媽媽描述,有七重欄杆,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四寶圍繞,國土光明無量,遍照十方無所障礙。「媽媽,祝福您,新的旅程,無病無痛無憂。」太多不捨,讓我淚眼婆娑。十年前,因細菌感染造成脊椎病變,接受脊椎清創及重置手術後的媽媽,行動不再利索,住院兩個月終於出院,原本樂觀復健的她,因為無法達到預期成效,漸漸失去信心與耐心,無法久站、登梯、遠行,加上高血壓及糖尿病纏身,健康每況愈下。一年半前,因為失能,得以申請外籍看護,她顯得沒有活力,總問著:「我是善良的人,為什麼這麼多病?」給不出答案,只能盡可能陪伴,偶爾露出的笑容,找不到記憶中的粲然。今年六月,接到醫院通知住院,接受檢查及治療水腫。住院後,下午還和哥哥晚餐,原本沒有任何不適的媽媽,卻在晚間輸血後,因急性腎衰竭併發急性心肺水腫,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昏迷指數三,發出病危通知。萬萬想不到,在加護病房的十二天,會是媽媽的最後一程。因為簽署放棄氣切、電擊等,媽媽沒有多受折磨,接受緩和治療第一周時清醒時昏迷,三次血液透析後,一度好轉,照顧媽媽兩年的腎臟科醫師塗昆樺也來探視,並預期透析可以改善心肺水腫。可惜第四次透析中,一陣嗆咳,血壓驟降、幾乎失去心跳及呼吸,發出二次病危通知,媽媽又昏迷。住院十一天後,醫師表示媽媽可能這兩天會辭世,在感謝、感恩及道別後,在病房對媽媽獻上最大禮敬。晚間,媽媽看似彌留狀態,親手帶大的外孫課後趕來,聽到他聲聲呼喚,媽媽稍抬起手讓他握住。次日,醫院通知接媽媽回家,加護病房值班醫師溫柔對著媽媽說:「阿嬤,我要拿掉您身上不必要的管子,因為您的病已經好了,不會痛了,安心地跟家人回家。」兩位護理師輕柔地為媽媽擦拭及換裝,告訴媽媽:「阿嬤的衣服好漂亮,是您最喜歡的對不對?穿上後開心地回家。」回到家,拿下氧氣罩,註記媽媽往生的時刻。圓滿八小時助念後,媽媽笑得優雅溫煦,正是兒時印象中幸福洋溢的媽媽。準備入塔安厝的路上,晚霞餘暉,金光無邊無際。哥哥說:「媽媽喜歡看日出、日落,就連道別都選在霞光之中。」專業觀點安寧醫療「自然善終」 不同於安樂死生死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如何維持生命末期生活品質,達到心靈圓滿善終,更是醫療人權。「安寧緩和醫療」是世界統一的標準療法,2015年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評比報告指出,台灣安寧緩和醫療品質排名全球第六、亞洲第一,全台安寧醫療團隊的貢獻有目共睹。只是,礙於華人傳統觀念及家族式決策,仍有民眾誤認替生命末期的家人選擇安寧療護等同放棄治療,是不孝之舉。但安寧療護不是放棄,而是積極協助病人維護生命品質,達到心靈平安。例如末期病人貧血不適,若輸血只是延長沒品質的生命、增加受苦時間,醫師評估後,可改給予嗎啡及氧氣來取代輸血,提供另一種「治療」。當然,照顧者要替家人選擇安寧療護,壓力非常大,但如果能先認識安寧療護的本質,尋求安寧醫療團隊協助,相對可減輕許多壓力,達到病人、家屬、醫療三方圓滿。安寧醫療團隊除了提供安寧療護,也提供家屬哀傷撫慰,盡力讓家屬把握住和病人相處的時間。當病人往生後,團隊也會提供後續慰問或舉行相關活動,伸出關懷的手,縮減家屬哀傷期。台灣安寧療護適用對象,目前仍限生命末期病人,長期久病的民眾不適用,不斷有支持「安樂死」的聲音出現。不過,這只是病人覺得活著沒意思而求解脫的方式,與家屬溝通不足,又猶如醫師刻意協助自殺,與安寧療護強調的「自然善終」有很大差距,無法達到生心靈的圓滿,也非愛的真諦。(諮詢/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姚建安、衛福部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翁益強 整理/記者鄧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