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委員馮燕日前提出「老人全照顧」計畫,
台中靈驗財神廟
,鼓勵民間法人與社會企業投入銀髮產業,
打刻機
,她以社會企業投入老人送藥,
牛樟芝滴丸
,辦理銀髮族出遊等服務為例,
手機殼訂做
,強調亞健康照護服務,
熱轉印機
,並非只是醫材、輔具等商機,
平面廣告
,她相信這群戰後嬰兒潮世代,
禮贈品設計
,是可負擔且需要這些服務的。
中化生醫投入台灣居家照護服務八年,是國內唯一一家投入照顧服務的企業,我們相信企業投入亞健康照護,有助填補政府長期照顧缺口,減少財政負擔。
目前,台灣長照服務多半由醫療財團法人經營,政府部門的老人訪視服務,則是由弘道、彭婉如基金會等NPO承攬,老人安養機構長期以來依賴外勞,本地勞工投入老人照護服務意願相對低落。
衛福部統計,國內受過九十小時居家照護訓練的民眾約有十萬多人,但實際從事照護服務的僅約一成,國內六十幾萬人失能人口,扣除家人照顧部分,其他幾乎都靠外勞。
目前政府社政單位,雖然有編列預算,委託社福機構針對獨居老人,定期進行家庭訪視,但政府預算有限,全台老人這麼多,最後還是只能靠志工,志工訓練到底夠不夠?到底能否符合老人需求?都是很大的問號。
政府在長照政策擬定上,目前仍以「福利供給」思維為主軸。多年下來,不僅人力與財源不足,服務供給的質、量有限,服務提供缺乏創新能量,政策與立法進度已無法滿足高齡人口的多元需求。
任何國家的長照服務,無法單靠社福體系撐起來,在國家財政困窘下,台灣遲早得像其他國家一樣,引進民間資金投入長照產業。
「老人照護是不能等待的」,面對台灣高齡需求及長照政策落差,我認為台灣政府與民間,不該等到老人病倒後,才投入醫療照護資源,老人醫療費用,佔健保支出很大比率,政府引導企業資源,投入亞健康照護,有助於降低政府財政負擔。
老人照顧市場本來就可以很多元,就像醫療保險市場一樣,商業保險仍可在全民健保的體系下蓬勃發展,財團要包山包海,囊括長照市場並不容易。
(本文由中化生醫總經理李宗勇口述),